#幫忙分享一起做公益唷
https://www.taishincharity.org.tw/lovepower/detail-report_3436.html
馬賽友善兒少照顧據點,自101年運作至今,長期與馬賽國小合作。然「為回應服務對象需求」,據點轉型為「社區共學教育基地」。
體制內學校的教育形態,較難達成個別化、適性化的教學設計,與本會對於兒少工作圖像並不全然一致;另ㄧ方面,一般學校的教學目標仍以學科、智育為主要導向,與本會欲達成多元智能、社區學習的導向也有所不同。且目前服務對象中,多位個案已陸續在108年下半年進入中學階段,本會已規畫持續進行服務。因此以「馬賽城南小屋社區共學中心」為據點,讓兒童與青少年的社區學習與照顧支持系統得以建立。
社區共學中心開設後,最明顯的改變是暑期課程的推出,如「轉角花現愛」(花藝)、「漫遊我的社區-文史調查」、「勇腳愛鄉土」、「全能老屋改造王」(木工)、「祖孫尬棒球」、「來演一齣戲-微電影拍攝計畫」等課程,開設別於學校形式的課程,與社區密切合作。
對服務兒少來說,透過馬賽城南小屋的安排,在社區文史紀錄、關懷家暴與高齡議題、生命故事微電影及繪本創作得到豐碩的學習成果及成就,進而回饋到學校課業上的學習動機、態度皆有所改變,與學校形成合作互補的關係。另一方面,服務工作也更容易進入家庭,逐步改善家庭的照顧功能。
透過服務輸入,回應脆弱家庭面對外在社會、經濟環境衝擊以及子女教育、生活輔導等支持,改善脆弱家庭子女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經濟資源不平等、社會排除和邊緣化等問題。採用以社區為基礎的處遇模式,發展服務個案的保護性增能;透過學生-家庭-學校-社區工作連結回應兒童、青少年日常生活需求,建構友善的社區文化及社會關係。
建立弱勢兒少團隊互動的經驗。
建立兒少解決問題的能力,進而達成對自我生活與生命經驗的認同。
透過暑期活動完成任務,探索自我多元潛能,建立成功經驗,促進學習動機。
帶領兒少透過社區學習,達成社會參與,創造兒少與社區融合的機會。
鼓勵家庭參與,創造親子共學機會,促進家庭和諧。
辦理暑假社區兒少據點活動,開放時間為上午8:00至下午4:30,為期兩個月共八週。並提供午餐,與參與兒少共同備餐。
每天安排主題課程,例如木工、花藝、手作、社區文史探查、微電影拍攝及棒球體驗活動等。
活動規劃主要以探索多元智能與專題任務導向「作中學」課程,並協助參與兒少完成暑假作業。
透過「來演一齣戲」(搭配微電影拍攝計畫)、「幸福滋味」(生活美學、烘焙)等課程,協助課業完成、培養生活能力、發展多元智能、學習人際互動。透過「一起來玩土」、「轉角[花]現愛」(花藝)、「勇腳愛鄉土」、「全能老屋改造王」(木工)、「漫遊我的社區」(搭配微電影拍攝計畫)、「祖孫尬棒球」等活動,讓兒少認識社區,建立社區認同,創造連結關係,並搭建讓兒少的多元智能表現的舞台與社區營造發展相結合。
透過據點暑期活動,培養兒少正向生活,並於暑假期間,連結清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大學生,成為兒少學習楷模,期待參與本暑期活動之兒少未來能成為社區志工,回饋社區與帶動公共參與。培力據點兒少在進入高中/大學階段,能成為社區據點帶領兒少的小老師,建立社區正向循環。
讓服務對象(兒童/青少年)、家長、社區等三方建立良好關係,連結6個社區機構,辦理4場社區活動,增進家庭支持系統,使服務對象獲最佳的學習生活,建立兒少、家庭、社區三方面,共同學習及成長空間。